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结构结构及消能减震设计
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结构结构及消能减震设计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总建筑面积50万m2,建筑由双层表皮系统包裹覆盖,前部体量由玻璃幕墙围合。表皮系统采用金属板与玻璃相间布置方式,所有玻璃部分形态统一,形成均匀点阵,由尺寸大小控制组成均匀过渡的纹理,外表皮装饰为蜂巢幕墙,内表皮吊顶亦为蜂巢形。 航站楼下部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屋顶采用自由曲面的钢结构,由主楼和呈十字交叉的指廊组成。屋顶纵向较长,采用了固定铰支座和弹簧支座结合的形式。为限制地震作用下结构沿长向的位移,在加强桁架支座附近安置了速度相关型黏滞阻尼器。 一、结构设计 1 项目概况 航站楼中央主指廊南北长约为1128m,东西次指廊宽约640m,其中航站楼主楼地下2层,地上4/5层,主指廊地上2层,地下2层,翼廊地上2层,主楼中心区屋顶采用钢网架结构,支承屋顶的柱子为钢结构,屋面最高点约45m,指廊部分采用双层网壳钢结构,指廊断面为筒形,屋顶采用带18m间距加强桁架的斜交斜放双层网壳,大厅为柱距36m×36m的斜交斜放网架结构体系,支撑钢柱与下部混凝土铰接、与屋顶钢结构刚接。 2 基础设计 在基础的方案比选中,深圳本地应用较多且较成熟的基础形式主要有钻冲孔灌注桩、预应力管桩、人工挖孔桩和抗浮锚杆等。选择的布桩形式见下图。 3 超长混凝土结构 受建筑造型和工艺流程限制,结构分缝间距均大大超过规范要求,结构最大分区长度254m,最小分区长度79m, 4 航站楼主体钢结构 屋顶为自由曲面,长边1128m,宽640m,采用网(架)壳结构,分为7块。包括主指廊D1、次指廊G和H、交叉指廊C、过渡区B以及大厅A共七块 交叉指廊C区的屋顶由南北指廊(B,D区)和次指廊(G,H区)屋顶交叉形成,采用带加强桁架的斜交斜放网壳结构。另外,为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、提高结构刚度、减小关键加强桁架的内力,设置8根水平拉杆将相应轴的加强桁架与层3楼面的混凝土结构拉结,C区网格尺寸与D区相差不大,支座采用沿切线弹簧的铰支座。 大厅屋顶跨越E,A和F共3个区块.屋顶支承结构由钢框架柱、钢筒体、两榀拱形桁架以及摇摆柱组成,承担屋顶的竖向荷载、水平荷载以及幕墙的各种荷载,其中框架柱、摇摆柱、筒体的柱网为36m×36m和36m×27m两种,拱形桁架间距18m。 为验证结构的抗震性能,进行了振动台试验。试验结果标明,结构满足抗震设防目标,建议对钢结构与混凝土连接部位适当加强。 二 消能减震设计 因屋顶网壳面内刚度较大且网壳较长,为减小屋顶的温度内力,除在屋顶侧面开洞的加强桁架处设置固定铰支座外,其余支座沿网壳纵向布置弹簧支座。弹簧支座也能减小由于屋顶分块和混凝土分块不对应、下部混凝土和上部网壳变形不一致造成的相互影响。 工程纵向采用弹簧支座后,减小了结构支撑刚度,降低了温度作用,延长了屋顶结构的纵向周期,起到了对屋顶的隔震作用,为限定地震作用下结构沿长向的位移,在加强桁架支座附近安置了速度相关型黏滞阻尼器。 阻尼器参数确定是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。首先确定结构的减震目标,然后从反应谱理论出发计算实现控制目标所需的附加阻尼比,运用能量理论根据附加阻尼比确定阻尼器的参数,将确定好的阻尼器参数附加给简化结构,评估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。最后将确定好的阻尼器参数附加给实际结构。 将航站楼次指廊模型简化为单自由度结构,在单自由度结构中选择控制参数这一方法是可行的,与单自由度结构相比,实际结构适合工程应用。 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次指廊结构选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,能满足控制目标。阻尼器在结构抗震特别是大震下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。 |